1978年生於臺灣臺北,2003年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時永駿的創作媒材涵蓋繪畫、雕塑、裝置、攝影與文字,以探討日常生活的私人經驗及人類行為作為主軸。作品形式大多以電影與戲劇的拍攝手法進行前置作業,近年來多以計畫型展演發表。
時永駿繪畫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對時間流逝的滄桑感的表現力。不但在二維平面上巧妙地鋪陳出三維立體空間的向度,同時以擦拭、拼貼、暈染或磨損等手法,來製造一種第四度空間的聯想。在他的繪畫中,那些看似百般無聊的生活瑣碎事物,往往暗藏了他自己的突兀解讀,那些種種不合乎常規的情節,正是現實生活中經常被人們所忽略的。那正是上一世紀超現實主義那一輩的藝術家所表現出對於夢境的詮釋。時永駿以他獨特的視角,表達各種荒謬、怪誕的生活百態,以繪畫作為一個逃避現實的出口,將一切的不可思議、荒唐虛構都合理化了。他那貼近平淡題材中出人意表的駭人情節,更像是推理恐怖片裡的故弄玄虛,比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所表現的夢境更遠離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