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思錡1995年生於臺灣桃園,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創作養分來自東方的書畫裝裱、工藝精神,為了探索書畫經驗的可能,作品多以複合媒材、空間裝置實踐,並帶入日常親密物件,聯結個人情感與生命之間的消長,試圖並存輕與重、逝去與保存、虛構與真實的關係,牽引出一條通往私密深淵的路徑。曾獲2023「台北獎」入選,2022年「世安美學獎」 造型藝術類,第26屆「南瀛獎」空間與複合媒體類類別獎,在藝術創作領域中嶄露頭角。
彭思錡的創作脈絡源自東方意象的精神延伸,藉由自然中衰退的片刻,從構樹與血桐落葉中捕捉天地運行的訊息,思索萬物消長與再生的平衡。她以紙纖與瓷漿包覆真實葉片,在燒製過程中,紙與葉在高溫中焚化,留下細緻如時間刻痕的紋理與孔洞,轉化為陶瓷肌理。作品表面疊加釉彩與金屬質感,葉梗則以生漆緩慢覆蓋,使整體展現出沉靜、內斂的精神性。這些作品不僅凝結陶瓷與生命的脆弱,也成為觀者與自然、物象及內心感知對話的媒介,映照東方順應自然、萬物共生的哲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