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連秦的雕塑所給出的自然動態,如同進入了一道持續前進的長流之中,當石材的質量被扭轉成雲水,時而抽象時而具象的交融轉換,氣韻中即蘊含著光、空氣和身體感。
1981年 出生於臺灣,生活與創作於臺灣嘉義
2007年 畢業於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 碩士
重要經歷
2023年 聯展《敲擊的迴響》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花蓮,臺灣
2020年 獲獎《全國美展》金獎,暨免審查獎,臺中,臺灣
2019年 獲獎《Art Takes Manhattan Award》紐約,美國
2019年 參加《比利時 Waregem 國際石雕藝術創作營》比利時
2018年 參加《德國 Obernkirchen 國際石雕藝術創作營》德國
創作理念
2021 - 至今 「玻璃與石材結合的創作」
過去的創作依自身的喜愛、個性、內涵、人生歷練轉化成形,具現化的能力,所謂相由心生,有內在的組成才能構成形式的樣貌,可惜觀賞者容易被眼前的形式所迷惑,只看外在卻看不進內在。
這次新系列創作以無形的內在、情感、能量、生命為主,以玻璃最貼切,開啟玻璃與石材混搭創作。兩種材質都是直接造形,作者與材質的互動所產生最貼近心靈感受的結果。石材作品為象徵真實世界的具象物,玻璃作品為象徵靈性的能量生命體和虛幻的想像及無窮的思想空間。透過玻璃在高溫塑形的過程中捕捉自然物的姿態與氣化的流動感,玻璃的透明感引入陽光的色彩與折射,使作品突破傳統立體思維,進入第四維度 “靈性"" 空間,呈現真實存在的虛體。
「自我讓位」是玻璃與石材結合創作最大的領悟,已來到看山不是山的層次。玻璃如此貼近靈性,空了(透明)就是足夠了,空了反而接納更多(陽光、環境、心性、思想),而來自大地的石材作為實體基石承接並釋放生命力,使得靈動實現,這是我對生命的理解。
文 / 侯連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