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采的創作關注的從來不是具象事物本身,而是凝視者心中被喚起的情感與思緒,從初期以「藍色花朵」為題的作品出發,逐步延伸至「樹」與「森林」,再到近期「風」與「海」,他的筆觸在自然與情感之間流動,大自然風景,不再只是自然的再現,而化為內在節奏延伸,成為時間與記憶交織的痕跡。創作過程,他以精確的方式繪畫其作品的每一行用色,安靜專注,仔細地在畫布塗上一層薄薄的顏料,然後慢慢地將顏料擦拭,不留下多餘的痕跡,並反覆建構此過程,投射出猶如「冥想」的行為,透過反覆的塗抹與擦拭,讓畫面化為一種可視的呼吸,成為情感與記憶交會的場域。
李采帶來從大自然的花草樹木生長、凋零獲得靈感「藍色花朵」(The Blue Flower)和透過形狀的擴散建構殘像的結構和空間,形成「殘像」系列(Afterimage),與最新創作「風之花」(Baramkkot)系列,畫面紀錄風吹動的軌跡,並帶著水氣的波紋,如漣漪般靜謐而深遠。
李采1989年出生於韓國,畢業於韓國弘益大學美學授課型碩士。作品使用夜空深邃「藍色」為藝術家標誌性的象徵,並透過創作時循環的重複動作,在原路徑上疊加出時間的痕跡,試圖透過藝術來表達行為和思想之間的連結。其作品被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美術銀行、韓國首爾樂天酒店世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