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伊娃·貝格曼(1909–1987)出生於斯德哥爾摩,母親為挪威人,父親為瑞典人。她先後就讀於奧斯陸美術學院與維也納應用藝術學校,1929年移居巴黎,在安德烈·洛特畫室學習期間結識並嫁給藝術家漢斯·哈同。她早期對黃金比例與建築的興趣,使作品呈現出結構化與秩序感;自1946年重新投入繪畫後,轉向非具象創作,線條與節奏成為其語言核心,並首次以金箔入畫,奠定其獨特風格。
1950年代,貝格曼從挪威的自然風光與北極光獲得靈感,發展出以石頭、月亮、星辰、山岳、船首等為主題的象徵性形態。她以蛋彩與金屬箔創作,探索光與物質的關係,逐步形成具有冥想性與宇宙感的藝術語彙。1973年與哈同定居安提布,後來其住宅與工作室成為「哈同–貝格曼基金會」。她後期的作品趨於簡約與內斂,色彩克制,主題延伸至波浪與雨,展現出對自然、秩序與精神性的終身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