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寸:28 × 28 cm
- 材質:油畫、木板、畫布
- 年代:2024
- 價格:台幣 NT$442,000
- 簡介: 為了在畫作中以自然光呈現器皿色澤與質地,他以自身具備的光線知識對現成影像進行調整,使花卉與器皿得以完美融合在畫作的現實中。他一再強調的自然側光,則使描繪的靜物,彷彿沐浴在偏靜斗室內從窗戶斜照進桌面的陽光中,有一份獨特的靜謐與安閒感。宋代的博古圖,與十七世紀的荷蘭繪畫,也在他的畫作中相遇。博古圖本為譜錄所藏古器而作,周川智以等比例精細描繪東亞骨董瓷器,似乎上承自此圖像脈絡。然而,畫作中的器皿,卻作為花器存在,如此則又與博古圖的旨趣相異。至於十七世紀的荷蘭靜物畫,正是周川智在列賓美院學習修復時曾經臨摹並深入研究過的繪畫類型。周川智的畫作中,雖盛開卻轉瞬即凋謝的花卉,與千年不朽的骨董瓷器並陳,確實讓人想起荷蘭靜物畫的主題。但是畫作中出現的東亞器皿樣式,則使觀者同時聯想到佛教的生命觀,兩者則皆喚起人們對於生命易逝的哀嘆。王國維《蝶戀花》有句:「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或為其最佳寫照。周川智的繪畫創作,則彷彿以陽明格竹之法,契入佛教諦觀,似乎唯有析見物之至微細處,始知一切幻而非真。「毫芒寫實」畫作,之所以能引人屏氣凝神靜觀,良久不能移目,其由或在於此。非只為其技所惑,而更為其理趣所撼。閱讀全文|https://www.yiyun-art.com/viewpoint/viewpoint-202415